## 白蚁防治:一场看不见的战争
在岭南潮湿的气候里,白蚁防治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。
这些不足指甲盖大的昆虫,能以每年30米的速度在地下扩张巢穴,钢筋混凝土对它们而言不过是需要多啃几天的"硬饼干"。
专业防治团队常使用热成像仪定位蚁巢,这种设备能捕捉0.01℃的温差。
当墙体后的蚁道网络显现出珊瑚状的红色斑块时,意味着这里至少有上万只工蚁在活动。
较有效的防治往往采用诱杀法,将含氟虫腈的饵剂投放在蚁路节点,利用白蚁互相舔舐的习性让毒剂传递至整个群体。
传统药物喷洒只能消灭30%的可见白蚁,而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能让白蚁在蜕皮期死亡。
有经验的防治师会重点检查门框底部和踢脚线接缝处,这些地方常出现褐色泥线——那是白蚁搬运土粒修筑的"高速公路"。
每年惊蛰前后是防治关键期,潮湿温暖的空气会让繁殖蚁倾巢而出。
真正彻底的防治需要持续3年跟踪,因为地下蚁巢的深度可能**过5米。
有些老房子撬开地板后,会发现整个木龙骨早已被蛀空,只剩下薄如蝉翼的木皮维持着原有形状。
这提醒我们,白蚁防治不是一次性的消杀,而是需要建立长期的防御体系。
a681355.b2b168.com/m/